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主办单位: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
国际刊号:1003-1405
国内刊号:45-1030/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2899 人次
 
    本刊论文
农村金融需求调查研究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的必要措施,但农村金融一直难以有效扩大。本文以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区域为例,对农户金融需求及阻碍这一需求扩大的成因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农户收入不高、贷款程序复杂、民间借贷活跃、抵押物少、金融产品少、传统自给自足经济和乡土金融观等是妨碍农村金融有效扩大的主要成因。文章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 需求 调查研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措施。因此,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支持金融倾斜“三农”。
  云南是高原农业省份,农业脆弱,农村滞后,贫困面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大。云南也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集中的区域。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区域是本省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滞后的区域之一。截止2012年底贫困面仍然高达到45.18%,部分区域高达100%。云南现有8个人口较少民族,即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和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保山、红河、普洱、西双版纳、大理、德宏、怒江、迪庆、丽江、临沧10个州市35个县市138个乡镇395个村委会3520个自然村179211户的758903总人口中(见表1)。
  尽快使人口较少的民族脱贫并为发展积累条件,已成为云南扶贫开发、民族经济和农村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重点之一。金融是实现其脱贫和发展的重要要素,支持其发展也一直是政策性金融的重要任务之一,本省第二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也将本区域作为重点之一。但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金融发展并不理想,农户金融及其服务需求发展缓慢。现状已出现,原因尚不清楚。为此,作者利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的契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样本区
  本次调查研究的样本覆盖云南现有的8个民族,涉及7个州市9个县区10个乡镇11个村委会19个自然村380户(每个村寨选择20户)。
  7个州市有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省中上游的如保山市、普洱市和临沧市,有处于中下游的如丽江市、德宏州和版纳州,也有处于最低的怒江州。其余区域选择较为随机,主要是受调查对象分布的限制,并尽可能选择金融发展差异较大的区域,同时兼顾山区和坝区。
  阿昌族涉及2州市2县区2乡镇2村委会2自然村40户;基诺族涉及1州1市1乡1个村委会2个自然村40户;德昂族涉及1州1市1乡2个村委会2个自然村40户;普米族涉及1市1县1乡1个村委会2个自然村40户;独龙族和怒族涉及1州1县1镇1个村委会2个自然村40户;景颇族涉及1州2县市2乡镇2村委会3个自然村60户;布朗族涉及3个州市3个县区3个乡镇3个村委会6个自然村120户(见表2)。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中布朗族分布区域最广,景颇族人口最多,独龙和怒族分布较为集中且两民族互通最多。因此,在选择样本数时对3个民族进行了调整。
  二、指标选择样本指标主要围绕农村金融需求的难点而设计
  (一)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包括家庭人口总数和劳动力(18—55岁)数量。
  (二)户主特征,包括性别、教育、职业。户主是家庭的决策者,是家庭“法人”。
  (三)家庭收入及收入来源,包括农林牧渔、劳务、商业、资产性的总收入,但不包括政府补贴和转移支付收入。
  (四)家庭固定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固定资产包括有所有权的房屋及其附着物和大型牲畜。经营性资产包括有使用或经营权的耕地(田和地)、林地、鱼塘、牧场、果园等。生产性资产如种子化肥农机等和消费性资产如家电等不属于本文的资产范畴。
  (五)金融性资产,包括现金、存款、证券、外汇、黄金等。
  (六)借款目的及来源,借款目的包括婚丧嫁娶、就医、建房、日常生活、购置交通工具、教育支出、农业生产、偿债、购置大型生产工具和投资新的商业机会。借款来源包括亲戚邻里、信用社、商业银行、高利贷。
  (七)贷款及其他服务评价,包括利率高低、网点距离、审批评价、贷款“寻租”、贷款方式、理财产品种类、服务态度等
  (八)持有现金目的,包括方便支付、钱不多、交通不便、村里治安好、存取钱难、等待投机机会。
  三、样本农户特征及资产统计
  样本农户家庭平均人口是5.1人,平均劳动力为3.2人。不同民族之间、同一民族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年龄段的户主之间数据有较大的差异。景颇族家庭人口较多,基诺族和德昂族家庭人口较少。耿马县的布朗族家庭人口较多,江城县的则较少。户主年龄与家庭人口和劳动力成正比。
  户主的教育年限为6.7年,基本是初中一年级。不同民族、同一民族不同区域之间这一数据有较大的区别,最高的是普米族,最低是怒族和独龙族,其中既有经济条件的原因,也有传统习俗的成分。
  户主职业以农林牧为主占83.65%,建筑占6.06%,服务和餐饮占4.43%, 运输业占3.37%,其他占2.49%。景颇族和普米族从事农林牧比重最低,怒族和独龙族最高。
  农林牧渔收入仍然是主要收入来源占60.18%, 劳务收入32.19%, 商业收入占5.88%, 资产性收入占1.75%。景颇族和普米族商业收入比重最高,独龙族和怒族的农林牧渔收入比重最高,布朗族和阿昌族的资产性收入比重最高,德昂族的劳务收入最高。
  房屋及其附着物均值为6.89万元,大牲畜平均2.57头。普米族的房屋及其附着物的均值最高为8.38万元,最低是怒族为4.48万元。普米族大牲畜均最高为3.36头,最少为怒族1.01头。房屋及其附着物的均值得益于危房改造。大牲畜数量与传统和地理位置有关。怒族大多生活在怒江大峡谷,自然放养大牲畜较为困难。普米族和阿昌族有养殖业的传统。
  家庭经营性资产主要是田地和林业,分别为4.2亩和7.16亩。   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489元。普米族最高为5390元,独龙族最低为1037元。家庭存款均值3340元,基诺族最高为18590元,独龙族最低0元。家庭年持有现金均值为1078元,德昂族最多2560元,独龙族最少778元。这两项指标在样本区差别很大。对于拥有得天独厚的普洱茶资源的布朗山、基诺山来说,收入较高。怒族、独龙族、阿昌族因缺乏优质资源而收入低。
  持有现金首要目的是钱不多,没有必要到金融机构存钱。支付方便是第二个目的,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娱乐、就医、就学、出行、人情世故等。交通不便是持有现金的第三个目的。放在家里也比较安全是持现的第四个目的。存储不便是第五个持现原因。等待投机机会的目的最低为0.7%,因为对农户来说确实没有投机机会。
  数据显示,人均纯收入低、家庭固定资产少、农林牧渔增收慢,使样本农户缺少与金融机构交往的物质条件,农户对金融机构依存度不高。但这并不说明农户没有金融需求。相反,调研中农户普遍反映需要借款周转,尤其是中短期借款。
  四、样本农户借贷统计
  表4显示样本户借贷情况。42.75%家庭近两年来有借钱行为,平均借入1719元,户均年借钱次数为2.11。同时,在调查中发现,越是贫困区域的农户,其借款频率越低,借款额越小,主要是因为周围农户都比较贫困,无钱可借,同时还有自尊心的作用。
  借款来源主要是亲朋邻里和农村信用社,来自商业银行和高利贷则较少,因为借款数额一般不大、周期较短,容易向亲朋邻里借。在收入水平高、借款额较大、商业机会较多的区域,农户一般选择金融机构和高利贷。
  借款目的首选是建房。房子在家庭中有多重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而且建房一般支出比较高。
  第二是婚丧嫁娶。这是所有家庭特别重视的,而且支出较大。
  第三是农业生产。这一借款目的会随着贫困的加深而逐渐减少。调查中发现,越是贫困的农户,靠天吃饭的想法越浓。
  第四是就医,样本区农户的生活卫生习惯不利于健康,酗酒、抽烟、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等导致农户就医频率较高,尤其是中年女性。
  第五是借债还债。从亲朋邻里借钱,信誉和面子非常重要,当不能及时还钱时,就只有再借新债换旧账。
  第六是购置交通工具,因为交通工具(主要是摩托车)给生产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并有效提高农户的活动空间,增加农户交友和工作的范围。
  第七是购置大型生产工具,耕牛、水泵、手扶拖拉机、脱粒机等大型农机具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尤其在水田较多、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但不是每个农户都需要的,没有的农户可以租借。
  第八是新的投资机会,如合伙购买并租赁生产工具,购买或租赁果园、橡胶园、茶园,或更大的投资等等,但这种机会比较少见,一般农户也不愿意冒险。
  第九是支付教育费用,因为样本区农户一般就读完9年义务教育,而义务教育阶段农户需要支付的非常少。
  第十是家庭日常生活借钱。因为日常生活单位支出小,且富有弹性。
  另一方面,有放贷(无息借款和付息贷款)的家庭为19.88%,平均放贷金额为2256元,放贷频率为年均3.85次,放贷对象亲朋邻里或亲朋邻里介绍的,基本都是借款人主动找上门的。放贷目的首先亲朋邻里情面,其次是获得高利息,最后还有处于道德的帮助。这一放贷目的顺序与乡村金融文化吻合。
  放贷就有风险,样本户的放贷风险为3.38%,高利贷的风险高于付息放贷的风险。
  五、样本农户金融服务统计
  对金融服务的评价是农户是否愿意与金融机构交往的主观因素。利率高低、网点距离、审批评价、贷款“寻租”、贷款方式、理财产品种类、服务态度等是评价的主要内容。
  农户认为贷款利率可以承担的占48.73%,因为来自商业贷款数量不大,利息支出小;认为太高的占45.18%,主要是消费性借贷者;认为合适的占6.09%,主要是商业借贷行为少的农户。
  认为金融网点适中的占61.14%,这部分农户基本是交通条件较好、借贷不频繁的;认为太远的占38.86%,这部分农户基本是交通条件较差的农户而又希望与银行接触较多的。
  审批程序评价非常不满占45.17%,主要是程序多、周期长;比较满意占22.72%,主要是理解金融机构运作程序的价值;评价一般的占21.86%,主要是没有太在意审批程序;非常满意的占10.25%,主要是出于理解和得到贷款。
  对贷款过程中“寻租”,50.19%的农户认为可以理解,因为做什么事都要有人情世故,并总比贷不到款的好;28.98%的农户认为不可接受,认为会增加成本,并造成贷款不公;20.83%的农户认为无所谓,因为既可承受,也难避免。一般贷款寻租占贷款额的4.76%。
  农户最喜欢的放贷方式是信用贷款占75.48%,既可增强农户的自尊,又程序便捷。其次是抵押贷款,既可让农户获得荣誉,因为有财产抵押,又可给农户形成压力,因为抵押物一般是农户的重要物件。最不喜欢的是担保贷款,程序复杂而又使贷款人觉得没有面子。
  认为理财产品少的占40.23%,主要是收入较高并有房贷行为的家庭,认为无所谓的占59.77%,主要是收入低的家庭。
  六、建议
  (一)培养农户诚信意识,建立农村家庭信用评价系统。
  (二)拓宽农村贷款的抵押品范围,不仅所有权房屋及其附着物可以抵押,大型牲畜、有使用或经营权的耕地(田和地)、林地、鱼塘、牧场、果园都可以抵押。
  (三)扩大农村联保贷款规模,发展专业担保机构,建立农户抵押品交易市场。
  (四)地方政府出资建立农户贷款担保基金,用以解决农户信用贷款的风险补偿。
  (五)增加金融供给,解决农村的金融抑制,如各种保险、专项贷款、资金互助贷款等。
  (六)进一步发展小额信贷,放宽农村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存贷利率的空间。
  (七)引导、监管农村非正规金融,使其走到地面,因其存在是其适应乡土金融文化的。
  (八)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尤其是交通。
  参考文献:
  [1]杜晓山,宁爱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调研报告——基于对四个城市的调查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3(3)
  [2]朱洪波.充分发挥金融在服务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J].农村金融研究,2011(11)
  [3]郭兴平.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19(11)
  [4]杨小玲,陈昆.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13(6)
  〔本文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9BMZ002)和(项目编号:11CMZ008)支持〕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广西农村金融研究》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广西农村金融研究》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